在本月上旬成功举办的2016国际LED市场分析大会暨第二届中国LED企业国际竞争力TOP10颁奖典礼上,深圳爱克莱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锋斌带来了工业4.0国际背景下对国际化之类的思考——工业4.0之下的中国LED企业国际化之路。他首先系统地讲解工业4.0的发展背景,据介绍,工业4.0概念是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它包括了两大主题,一个是智能工厂,另一个是智能生产。在这个深刻变革的大时代,要充分了解和满足需求问题。 张锋斌从四个方面切入讲解了4.0下的国际化之路。首先谈到“引领”的话题,他指出,中国经过多年发展,已经有很多领先的应用,因此国人要善于总结,敢于发现、敢于引领。 4.0作为一个多样化需求的时代,中国有需要把在LED领域好的理念、模式、应用带给世界上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 而随着近年来在国内企业持续不断地投入、不断地突破,与国外的差距正在缩小,甚至在某些应用技术领域已处于领先地位。企业可以通过产品创新的方式来解决成本问题,通过创新应用来创造新的应用价值,通过智能制造来创造个性需求价值。在品质&服务方面,任何时候产品和服务的品质都是基础,只有好的品质和服务,才能使企业的提供价值得以持续。 从张锋斌对工业4.0的发展背景介绍中,可以了解到工业4.0是德国政府资助的在德国工程院、弗劳恩霍夫协会、西门子公司等德国学术界和产业界工业的建议和推动下形成的,并已上升为国家级战略。 据悉,工业4.0战略经由德国政府提出,并在2013年4月的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正式推出,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德国工业的竞争力,在新一轮工业革命中占领先机。该战略已经得到德国科研机构和产业界的广泛认同,弗劳恩霍夫协会将在其下属6-7个生产领域的研究所引入工业4.0概念,西门子公司已经开始将这一概念引入其工业软件开发和生产控制系统。自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正式推出以来,工业4.0迅速成为德国的另一个标签,并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新一轮的工业转型竞赛。 张锋斌表示,工业4.0概念包含了由集中式控制向分散式增强型控制的基本模式转变,目标是建立一个高度灵活的个性化和数字化的产品与服务的生产模式。在这种模式中,传统的行业界限将消失,并会产生各种新的活动领域和合作形式。创造新价值的过程正在发生改变,产业链分工将被重组。其中,德国工程院院长孔翰宁(HenningKagermann)教授是如此评价:它为德国提供了一个机会,使其进一步巩固其作为生产制造基地、生产设备供应商和IT业务解决方案供应商的地位。德国学术界和产业界普遍认为,“工业4.0”概念即是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或革命性的生产方法。 早在2014年11月,李克强总理访问德国期间,中德双方就发表了一份《中德合作行动纲要:共塑创新》,宣布两国将开展工业4.0合作商业。而与德国工业4.0遥相对应的就是中国制造2025,也即中国政府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 他介绍道,模式对制造业来说至关重要。在工业4.0时代,未来制造业的商业模式,就是以解决顾客问题为主。只有真正的理解工业4.0提出的本质,才能更好的思考我们处在一个什么时代,以及更好地思考企业的未来。工业4.0是移动互联和智能科技发展给人类带来的最深刻的变化,彻底激发了人类个性及多样化的需求,核心解放需求。在这个大背景下,要将企业从规模化专业制造的时代到满足个性化的智能时代,从提供模式化的大批量产品到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价值的时代。 |
联系我的时候请说明是从三千网看到的信息,谢谢。